“好客山东·齐鲁1号”是这样造出来的 |
2月16日,一列绿皮普速列车驶进中车四方,“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改造项目的大幕悄然拉开。 省文旅厅副厅长刘少华说,这趟旅游列车是依托现有正常运作的普通客车(绿皮火车)和铁路环线,以低廉的票价、丰富优惠的文旅产品以及一站式“好客”服务,打造“文旅+交通”业态,把闲置的陈旧绿皮火车利用起来,推动旅游列车到列车旅游、旅客到游客、铁路运输工具到移动化场景化旅游目的地的转化。“‘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既是一列旅客和游客共享的交通工具,又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属性的沉浸式旅游体验产品。”刘少华介绍,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其特点:升级版的绿皮火车,嵌入丰富的文旅休闲元素,全方位的优惠服务联动,串联资源拉动消费的新引擎。这组列车,对于年长的游客来说,是他们回忆过去“南来北往”的青春与乡愁的地方;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他们体验“70”“80”年代韵味的新奇打卡地。 列车改造动议后,山东铁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卫中表示,铁投集团作为旅游列车改造出资单位,将积极履行国企责任,配合省文旅厅、国铁济南局集团、中车四方等单位,联合山东重工、恒丰银行、中泰证券等车体广告赞助企业,共同做好列车改造提升工作。 中车四方高级主任设计师郭小峰介绍,列车一共15节车厢,其中4节要变身2节休闲娱乐车和2节餐车,其余车厢也要翻新外观、升级内饰。 “工期短、任务重、标准高,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挑战。”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四方首席技师李文龙回忆,刚接到改造任务时,小组成员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有机会打造山东文旅新名片,忐忑的是时间紧、标准高,要针对铁路旅游需求对这趟列车实施适老化与舒适化升级,改造难度大。 旅游列车不仅要载人,还要全方位满足游客的文旅体验。为了平衡两方需求,项目团队开展了深入调研。但难题远不止于此,15节车厢分7种车型,几乎一节一个样,而整个改造时间只有2个月。 为打造精品,中车四方与省文旅厅、国铁济南局集团、山东铁投集团紧密协作,先后召开8次专题会,并进行现场调研。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利军带领36名中层干部、1000多名技术技能骨干组成“好客山东·齐鲁1号”专项攻坚团队,80多家供应商主要负责人联合参与。同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排产,实施“包车责任制”,挂图作战。项目团队24小时轮班作业,采取“多线并行、资源整合”的方式,设计、工艺、质量、施工等多线交叉作业。 在设计阶段,各方密切沟通,反复打磨方案,最终确定了“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的设计理念。 列车以打造“标杆”为目标,融入高铁动车组设计理念和标准,进行适老化设计,升级文旅服务功能,融入齐鲁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山东特色、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列车。 4月2日,记者在中车四方施工现场看到,列车外观采用“岱青海蓝”蓝紫色和“时代华彩”玫红色为主色调,七色谱渐变飘带勾勒黄河奔涌形态,车厢内部处处可见“好客山东”定制主题元素。 内饰设计上也引入动车组现代设计元素,提升档次与舒适度。新设动车组样式的LED照明灯,全车外挂式窗帘升级为内隐藏式回弹窗帘,全列换装动车风格的盥洗室,包间拉门、餐厅吧台、餐桌椅、端部圆头等设施全面升级,车内全方位采用动车组现代内饰工艺。 针对老年群体在通行操作方面的障碍,列车还进行了适老化设计,突出安全与便利。车厢走廊、端部等区域设置统一直径的扶手,方便老年人抓扶。卧铺包厢爬梯进行防滑处理,保障上下床安全。卧铺、硬座及走廊、端部连接处等区域铺设防滑地毯,减少磕碰摔伤风险。卫生间部分蹲便器改为坐便器,并配置扶手。 多功能(休闲娱乐)车厢和餐车也有诸多亮点。山东铁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宪东介绍,休闲娱乐车厢在内饰上采用新中式风格,铺设实木地板,配置实木屏风、桌椅,营造现代自然、温馨舒适的车厢。在服务功能上,设置吧台、茶室、棋牌室、休闲区、儿童游乐区、情侣卡座、观景区等多种功能区,可满足亲子游、情侣游、银发游等人群的旅游需求。 为给旅客营造更加舒适的就餐环境,2辆餐车在设计上同样别具匠心。周宪东和记者说,其中一辆是全新布局的特色美食餐车;另外一辆怀旧餐车则复刻绿皮车经典布局,在保留时代记忆的同时,重点对服务设施进行升级焕新。 为给旅客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环境,中车四方设计团队将卧铺车厢包间和走廊的照明灯改为全新LED照明灯。为了达到最佳照明效果,郭小峰和团队前后经过十多次优化,才敲定最终方案。不只是照明灯,全车100多项内饰件都经历了反复优化的过程,以保障列车品质。 改造过程中,难题接踵而至。卫生间蹲便器改坐便器,需重新改造车体,解决水电通行和漏水问题;卧铺车厢窗帘更换,要解决空间冲突和异响难题……项目团队都一一攻克。 在多功能车厢顶板装配中,需要提高精度,实现尺寸一致、严丝合缝。“以车辆内装为例,像这节车厢有12块顶板、11条接缝,要兼顾装配可靠性和美观度,难度非常大。”李文龙说,整个车辆的施工标准都对标高速动车组的最高标准,致力于将“好客山东·齐鲁1号”打造成山东省的精品旅游列车。 在有限的车厢空间内完成“一车一城”的复杂内饰安装,团队也想出了巧妙办法。在餐车吧台及厨房大走廊处设置广告框及壁画,在多功能车及其他车墙板设置宣传框,方便后续加装,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实现了文化展示功能。 升级改造后,这列型号为“25G”的普速列车实现了蜕变。从车头至车尾,按照车厢型号和功能,1—5为硬卧车厢(1号车厢为宿营车)、6—7为软卧车厢、8—9为休闲车厢、10是特色美食车厢、11是怀旧美食车厢、12—14是硬座车厢、15是发电车。车厢按照“一车一城”主题布局,各地文旅元素依次体现:2—11号车厢分别为日照、淄博、枣庄、济南、青岛、临沂、济宁、潍坊、威海、烟台,12—14车厢依次为泰安、德州、东营、聊城、滨州、菏泽。“几乎能说是脱胎换骨的改造,新车外表更美观、内饰更现代、乘坐更舒适、服务功能更多样。”中车四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4月4日,“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驶出青岛,奔赴济南。如今,这已不再是一列普通的火车,而是一座穿梭于齐鲁大地的“文化展馆”,一个等待游客开启惊喜的“文旅盲盒”。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将在动静相宜、快慢有序的穿行中,书写一幅立体鲜活的文旅山东新画卷。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本报讯近日,山东吉瑞特明胶有限公司的一批骨明胶经潍坊海关监管合格后,顺利出口海外,这是山东省骨明胶产品首次进军国际市场。但出口骨明...[详细] 早报4月9日讯4月9日,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组织并且开展的2025年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竞争性评审中,由山东省与青岛市联合申报的...[详细]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暨产业领军人才“优聘计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启动2025年度产业领军人才“优聘...[详细] 日前,一位女乘客乘坐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36路公交车出行,在下车时突然晕倒在地。公交驾驶员朱波和热心乘客迅速反应,齐伸援手展...[详细] 日前,商务部对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评审结果进行公示,青岛上榜10个试点城市名单。记者自市商务局获悉,未来三年,青岛将围绕二手手机...[详细] 在人生的长河中,与相爱之人携手奔赴山海,于梦想之地缔结相守一生的契约,这无疑是无数人心中最为美好的憧憬。为给广大新人提供更便捷高...[详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9日讯每逢四月开春时节,气温回升,岛城迎来了春鲅鱼上市的季节,很多市民开启扫货模式,抢购头茬春鲅鱼。为响应市...[详细] 本报济宁4月9日讯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到济宁高新区和太白湖新区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运作情况。蔡庄互通立交项目是济宁...[详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王冰洁本报4月9日讯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日前通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4年度工作情况,青岛等8个试点城市综合表现优...[详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崔燕本报4月9日讯8日下午,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玉兰诗...[详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周晓峰本报4月9日讯9日,“青沪联动·科创助力·资本赋能”青岛市优质中小企业赴先进城市对标提升专题活动在上海启...[详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周建亮本报4月9日讯目前,青岛地铁在建线座车站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53座车...[详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曹森余瑞新繁花布景、多巴胺色装饰,春日的青岛历史城区,充满诗意与浪漫。显然,凭借深厚的文化渊源与独特的文旅...[详细] “爱达·魔都”号首次靠泊北方港口 青岛边检高效保障4000余名旅客通关
|